教學協會會長趙士縈致詞表示,感謝中華民國僑委會的贊助與支持,並感謝各位貴賓撥空出席鼓勵。很高興今天邀請到兩位年輕有為、在書法教學上有多年經驗的劉家妙與羅明宗兩位老師,今天他們將帶領我們體驗另一種美麗正體漢字書寫的方式。漢字的創造始於圖畫記事,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演變成現在的文字,祖先發明用毛筆書寫,配合墨汁和宣紙的運用,呈現另一種漢字美的藝術;想要把書法字寫好,必需要全神貫注的「專心」,仔細觀察字形結構的「細心」,以及用腦、眼、手相互配合,準確控制運筆的輕、重、緩、急,一筆一劃地慢慢完成每個字體的「耐心」。專心、細心和耐心是練習書法最大的收穫。祝福大家透過今天的活動對書法有更多的認知與收穫。
張希賢致詞表示,毛筆是蒙恬在2200多年前的秦時發明,漢字與毛筆不只流行於華人世界,在古代的日本、越南與朝鮮等地也都已在使用毛筆;近年書法在歐美間開始蔚為流行,儼然成為新潮的藝術,在歐洲和美國許多金髮藍眼的外國人都在學習,學得也都別有韻味。寫毛筆字的韻味與氣質是很重要的,很多偉人的毛筆字都寫得很好,題字、寫詩、作匾額,很多都是親筆拓印下來,足資證明要成為偉大的人,必要學會書法,期望大家好好學習。僑委會漢字文化節除了書法,也安排了許多不同文化教學活動,他特別謝謝趙會長與各校的用心安排,並謝謝兩位書法家的教學和同學的參與。
張宏昌表示,非常感激僑委會與教學協會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展傳統文化,一系列的漢字文化節活動,對向海外傳播傳統文化非常難得。書法就是書寫文字的方法,是書寫的藝術,古時一些知識分子將書法的素養列為最基本的修養,很難看到有哪位偉人字寫得難看;早年在臺灣我們每星期都一定會有書法課,對王羲之、柳公權等書法家也都耳熟能詳,每個人的字跡都不一樣,寫出的字能代表一個人的修養、想法與個性;書法就像一個人的印表機,每個人印出的字都不一樣。看到今天這麼多小朋友接觸書法,感到非常高興,希望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海外繼續傳播下去。
劉振聲表示,今天各位同學參與的活動非常有意義,書法不但可以為我們調養心情,最重要的是,書法是我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各位承續了文化的傳流,所以要恭喜各位參加了這個有意義的活動;劉振聲感謝兩位指導老師的帶領,並感謝校長與老師們領導學校、推動書法活動,鼓勵學生參加有意義的活動,非常可喜可賀。
羅明宗表示很榮幸能參加這個活動,與大家一起學習書法的美好,身為中華文化的愛好者,想與大家分享這份喜悅,以及分享她美好的地方,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課程。關冰如以自身經歷勉勵同學一起學習,感謝老師們的教導與每位同學的上進心,期許同學將今日所學帶回家。
課程由兩位授課老師分別介紹書法的起源、寫書法的要訣,以及文房四寶的種類,並帶領學員練習永字八法、春及福字的書寫,最後在歡樂的氣氛中圓滿結束。至善語言學校學生Isabella Polloni de Alencar課後分享,這是他第一次寫書法,他非常喜歡也非常開心,他很感謝老師的愛心與耐心;該校另一位同學Andrea Cortolet Zardo也分享這同樣也是他第一次寫書法,學習用毛筆書寫及繪畫,也希望在巴西教師節這天向老師表達感謝之意。
張希賢致詞;左起劉家妙、羅明宗、張宏昌、張希賢、劉振聲伉儷
張希賢由趙士縈陪同關心學生參與情形
參與師生合照
至善語言學校學生Andrea Cortolet Zardo分享作品,並與劉家妙互贈作品,慶賀巴西教師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