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校響應僑務委員會週年系列活動:「111年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在地研習暨文化服務計畫」,於十月五日舉辦紅包燈籠設計及製作活動,此次主題為「張燈結綵—慶祝僑務委員會九十週年」,對象是本校中學部學生,由中文主任李偉有博士擔任講師。
活動開始,李主任致詞表示,很開心今年的「紅包燈籠設計及製作」活動可以以實體和線上同步方式進行,隨後他進一步講解燈籠又稱花燈,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,其歷史非常悠久,是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,也是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,幾個世紀以來,燈籠在傳統社會中,已成為主要的物品以及作為照明的器具。尤其是慶祝活動中,在不同的場合展示不同類型的燈籠,每種燈籠都有其獨特的含義。紅色是中華民族最喜愛的颜色,因爲它代表著喜慶吉祥、財富、名譽和繁榮,這就是為什麼節日、婚禮和其他慶祝活動經常有很多紅色的裝飾和服裝。所以本次活動亦選擇用紅包來製作燈籠。
在經過詳細講解燈籠的來源及紅包燈籠的製作步驟後,李主任也提到這次活動是為慶祝僑務委員會90週年舉辦的在地研習活動,寓教於樂,為了讓學生增進瞭解及紮根我國傳統文化習俗,不僅讓學生體驗及欣賞中華文化,也能發揮出學生的創意力,可謂收益甚多。
隨後,在老師們的協助下學生們紛紛將自己製作的紅包燈籠展現給大家,並通過互相觀察及欣賞的過程中,提升了學生精進的動力和想像力。李主任感謝該次活動擔任輔助的老師,整個 活動過程井然有序,氣氛歡樂。此次活動有近百名學生參加,最後取得圓滿成效。